吳忠市“牢記囑托、踐行四力——市域沿黃行全媒體集中采風”活動啟動
更新時間:2020-12-10
來源:寧夏在線


10月19日,由吳忠市委宣傳部、吳忠市新聞傳媒中心聯合各縣(市、區)黨委宣傳部、融媒體中心共同開展的“牢記囑托、踐行四力——市域沿黃行全媒體集中采風”活動月啟動。

在為期三天的采風活動中,40余名記者將到利通區、紅寺堡區、青銅峽市、鹽池縣進行了解采訪報道,用手中的筆和鏡頭充分展示吳忠人因黃河而生,因黃河而興,因黃河而美的幸福生活;展示吳忠相結合黃河山川滄桑巨變,展出吳忠高質量發展歷程和顯著成效,激勵引領廣大干部投身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。

采風活動

路線圖(第一天)
第一站

黃河流域吳忠砌護段砌護工程
第二站

吳忠市區古城灣人工濕地
第三站

吳忠濱河體育運動公園
第四站

黃河樓
第五站

黃河大峽谷
第六站

青銅峽灌區渠首

1
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快樂河
01:26
因黃河而生,因黃河而昌。千百年來,黃河母親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吳忠兒女。

黃河激流,一路奔來;陣陣浪濤,拍擊堤岸。在風景如畫的黃河流域吳忠砌護段,一排排白玉石材護欄逶迤于大堤之上,守護著黃河安瀾。

強國民 攝
黃河吳忠段全長69公里,其中,峽谷段長33公里,平原河段36公里。吳忠市2015年—2019年投放資金4.5億元實行了黃河吳忠段二期防洪工程,治理河段14一處,新建壩垛、護岸31.9公里。

工程建設從根本上改善了區段河道堤防薄弱的狀況,初步歸順了河道流路,控制了河勢擺動,減少了洪凌災害和河道屎岸損失,確保了重點城市和沿河地區工農業生產和群眾正常生活。


2
吳忠古城灣人工濕地
母親河水質“凈化器”
00:39
沒有難聞的臭氣,只有一片片茂盛的蘆葦,一池池吸附污物的河卵石和礫石,一片美好寧靜的景象。

吳忠古城灣人工濕地,讓人很難相信這是一家污水處理廠。

何家元 攝
古城灣第一濕地占地面積240畝,投資9800萬元,污水處理能力為6萬m/d,年可削減污染物520噸。

吳忠市第一污水處理廠2018年10月開工建設,2020年6月底工程完工投放試運行。使用“逗留塘+潛流濕地+表流濕地”的組合工藝,對達到一級A廢氣標準的尾水展開深度處理。

在這里,污水經過提高泵站,通過輸水管線輸送至潛流人工濕地進行強化處理,最后通過管道排出。濕地系統中填充的河卵石、礫石、火山巖等填料能有效地除去懸浮物,為微生物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,種植的黃菖蒲、菖蒲、香蒲、千屈菜、水蔥等水生植物能夠有效地凈化吸取有機污染物,最終確保入水水質穩定超過地表四類標準排出黃河或循環再利用。


3
吳忠濱河體育運動公園

00:32
吳忠濱河體育運動公園位于黃河以東,濱河大道以西,占地面積445畝,園內建有籃球場、足球場、網球場、羽毛球場和健身器材。

園內保有大規格喬木,更新地被植物。以綠地喬、溪邊、花、草相結合,以草坪和大色塊植物造型居多,人行道種植白蠟,廣場樹池栽種大規格核桃,突出植物層次性,體現植物的立體感和美感,竣工集體育鍛煉、休閑娛樂娛樂與生態環境于一體的新型體育主題公園。

平日里一些磨練的市民在這里跑跑步、打籃球;黃昏時刻,和家人一起步行至黃河岸邊看夕陽西下,落日余暉撒滿水面。

4
最是一年秋好處
深秋賞景黃河樓

寒露過后,轉入深秋,天寒夜長,秋霧漸起,大雁南飛,風吹葉落,萬物都發散一起。

但黃河樓的色彩卻不甘示弱,五彩繽紛如所畫的秋色為黃河樓加添秀麗。

馬少紅 攝
黃河樓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、中華歷史文化展覽館、寧夏新十景黃河金岸核心參觀點之一。

王月玲 攝

黃河樓景區坐落于黃河西岸,青銅峽市濱河大道東惻。

黃河樓內設黃河中國歷史文化展覽館、黃河寧夏歷史文化展覽館、黃河印象展覽館、黃河文化演藝廳等,是全方位展出黃河五千年美好文明的博物館、黃河文化匯寧夏的最重要載體和西部乃至全國的知名旅游景點。是寧夏黃河金岸的點睛之筆和標志性的景觀工程之一。


5
青銅峽黃河大峽谷
美麗的風景都在這

難受懷蘭 攝
天高云淡,層林盡染。讓我們去青銅峽黃河大峽谷旅游區揭露大自然神秘的面紗。

秋季的蘆葦如金色麥浪,漫山遍野,河水共長天一色,光彩奪目,令人沉醉。

何欣 攝
山間云海,幽幽峽谷,是大自然奉送的禮物。

你否美到窒息而死,
也許只有親眼聞了,
才能品出其中的味道吧~

何欣 攝
黃河大峽谷為石灰巖和砂頁巖包含的黃河峽谷類風景區,是國家AAAA級景區。

趙曉曉 攝
長10多公里,長50-100米,兩側的崖壁低30米以上,具有典型粗獷雄渾的北方黃河特色,被譽為"黃河中上游第一峽谷"。

旅游區內有寧夏平原上的第一座橋梁-青銅峽黃河鐵橋、知名的水利樞紐工程——攔河大壩及九大干渠、藏傳佛教古塔群——108塔、風光如畫的十里長峽——黃河大峽谷、弘揚大禹治水精神——大禹文化園,眾多景點座落在黃河兩岸,讓人目不暇接,是集觀光、體驗、徒步、研學探險居多的旅游勝地。


6
名峽古渠
世界治水文化之瑰寶
寧夏引黃古灌區是歷史留下寧夏平原最為厚重的遺產。生生不息的渠水與我們朝夕相處,從古至今詩情流過,早已帶入我們的血脈中。

史珂 攝

1968年竣工青銅峽水利樞紐,完結了灌區兩千多年無壩引水的歷史。全灌區現有干渠25條,總長2290公里,總堰能力750立方米/秒,排水干溝34條,總長1000公里。

寧夏引黃灌區依托黃河之水,發展灌溉面積近1000萬畝,農業灌源主要依賴國家分配的40億立方米黃河水。

魏鵬 攝
最后
小編提醒大家
明天我們將走進紅寺堡區
敬請期待哦!

來源:吳忠市新聞傳媒中心
文字 視頻:張佳楠 史珂
編輯:強欣 實習生:李瑞玲
審校:馬寶勤
高院:杜曉明
波波視頻 波波視頻 波波視頻 波波視頻 波波視頻 波波視頻
相關閱讀
熱門推薦
推薦文章
- 寧夏銀川市“毒涼皮”案一審宣判 兩被告各獲刑3年5個月-中國質量新聞網
- 「9月份銀川市投 資項目入庫情況簡析」- 銀川房產超市
- 銀川市稅務局榜上有名_寧夏_區域_經濟網_國家一類新聞網站
- 銀川市晝間聲環境質量全國第一-銀川晚報·輕松閱讀
- 暴跌!“寧夏大型民企”6億債券將兌付,前首富資金鏈緊張
- 寧夏全區“精心呵護母親河 建設美麗新寧夏”主題系列活動之黃河故事演說大賽落下帷幕
- 寧夏一座“空城”:樓價低到讓人“心疼”,本地人卻表示喜聞樂見
- 寧夏公示了擬新增推薦的碩士授權單位及學位點!
- 科技處:寧夏回族自治區水利廳來省水利廳調研智慧水利工作
- 2021年寧夏省考大綱發布網站是哪個
- 寧夏第20座跨黃河公路大橋即將開工!
- 固原市原州區人民法院公開宣判馬小兵等22人涉黑案_政務_澎湃新聞-The Paper
- 期待!從這份最新規劃看未來的銀川!_政務_澎湃新聞-The Paper
- 石嘴山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溫馨提示
- 寧夏吳忠市2020年二級建造師準考證打印時間
- 天水?銀川航線首航 兩地行程縮短至1小時_媒體_澎湃新聞-The Paper
- 銀川市新建住宅小區將有新變化!_政務_澎湃新聞-The Paper
- 通報丨寧夏2家公司、28人被曝光
- 銀川市新聞傳媒集團力促寧蒙陜甘毗鄰地區媒體協作
- “寧夏所需、香港所能”主題座談會在銀川召開 梁振英陳潤兒講話 咸輝主持